可爱的小蜗牛(汇总3篇)
一气之下,我决定自己寻找蜗牛。说干就干,我拿上一个透明玻璃瓶、一个放大镜和一个塑料袋,飞快地跑到小花园里,开始了寻蜗牛之旅。起初,我毫无头绪,找了半天,连一只蜗牛的影子也没发现。此时,我忽然想到,蜗牛喜欢栖息于潮湿之地,那么树下必定是它们藏身之处。我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草叶,惊喜地发现果然有许多蜗牛。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它们都是活的,一只只在缓慢地爬行。我忍不住笑了,终于找到了“牛”了。我用套着塑料袋的手小心翼翼地拾取一只只蜗牛,有大有小,玲珑可爱。我轻触它们的壳,它们便立即将身体缩回其中。我专门为它们采摘了几片嫩叶,放入瓶中带回来,作为它们的美食。
这些蜗牛非常有趣。你看,那只小蜗牛,边爬边吃边排泄。碰一下,它就立刻缩回壳里。大多数蜗牛都如此胆小,但这只小“牛”却与众不同,无论你怎么碰它,它都不会缩回去,除非你用重物压它。还有一只小蜗牛爬得飞快,不一会儿就从瓶底爬到了瓶盖上。更有趣的是,它们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闪闪发光的痕迹,在阳光下宛如一条铺满银子的道路。
关于可爱的小蜗牛,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秘密,比如它们拥有 4000 颗舌齿,雌雄同体等等。如果你也有兴趣,也可以饲养这些“独脚牛”,让我们共同去探索蜗牛世界的更多秘密。
(指导教师:王苏君)
可爱的蜗牛2
*作文网(T262)原创文章>小学生作文
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一班 邓斯舜
今天,我捉到了五只又小又可爱的小蜗牛。
我仔细观察这些小蜗牛,每只都背着又硬又结实的壳,壳上面有着像棒棒糖一样的圆圈,好似一座小房子。它们每天都背着这个“小房子”四处活动。每当它们从壳里钻出来时,总是先伸出头来瞧一瞧,确认没有“敌人”存在,才会将身体完全伸展出来。
在冬天,它们躲在黑漆漆的山洞里;而在春天,它们便从洞里爬出来。它们依靠肌肉吐出的液体来爬行,每当感到疲惫时,便会蜷缩在“房子”里休息。一旦看到有东西靠近,它们的眼睛会立即缩回壳内,仿佛害怕什么似的。
我将一只蜗牛放在另一只蜗牛旁边,它立即爬到了另一只蜗牛的身上,不一会儿,它竟然“呼呼呼”睡着了,真是个大懒虫。醒来后,它站在另一只蜗牛的壳顶上,炫耀自己,突然,啪一声,它从壳顶上掉了下来,立即缩回壳里,好像一个羞红了脸的小女孩。
“该吃饭了”,我拿着一把蔬菜喂给蜗牛,它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直到确认没有危险存在,才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它们喜欢吃植物的根和叶。
大自然中的动物真是有趣呀,我们正等着去探索更多有趣的事物!
《小蜗牛》教案3
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12个新词汇,如“住”、“孩”、“玩”,并能正确书写4个新词汇,如“对”、“妈”、“全”。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正确发音。
通过图画辅助,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程的新词汇,能够按正确的笔顺准确书写这些生字。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歌曲
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让学生欣赏。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蜗牛为什么什么东西也没有得到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理解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标记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
通过课件播放带配乐的朗读,学生边听边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标上拼音,多次重复朗读。
老师朗读课文,解决学生遇到的不熟悉的字词。
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将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标出。
三、学习新字词
让学生根据插图阅读课文。
老师随机显示未标注音的生字,进行快速朗读练习。
认读这些生字,并找出它们的相关联词语。
通过巧妙的方式识记字形,增添学习趣味。 (1)老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快速记住这些生字的形状吗?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记忆方法,鼓励他们结合字形和字义进行巧妙记忆。 (3)同桌之间互相分享记忆方法,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摘星星。
游戏(摘星星):在小星星背后写上生字和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正确读出字词后可以得到小星星。
二、学习课文
学生分角*朗读课文,老师扮演旁白角*。
读取第一段,回答问题:蜗牛一家住在哪里?(他们住在小树林旁边。)
读取第2至第8段,结合插图思考: (1)蜗牛妈妈分别让小蜗牛去看什么?小蜗牛看到了什么? (2)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扩展练习让学生根据插图讲述这个故事。首先*讲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分享。
作业布置回家后,要求学生向父母讲述这个故事。
上一篇:中秋节致学生的倡议书
下一篇:三年级元宵节的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