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省初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通用3篇)

| 第一文库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江西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省初中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首先是关于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由来自学院教育系和省教研室的老师主讲。其次是关于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前沿知识,由学院理学分院的老师主讲。最后是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学习。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我的视野得以开阔,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能够站在更高的境界上,许多困惑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

参加全省初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首先,我原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存在一些不足,以为改不改没什么大不了的,怀疑是否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然而,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转变为如何获得技能,就像古人所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这种理念的重要*。有了这种理念的引导,即使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我也会积极探索和解决,而不是逃避,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其次,在一些老师和领导中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课程改革之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新教材,因此一上公开课或示范课就会迅速运用多媒体设备,否则就担心被评价为墨守成规。然而,我经过培训期间的学习和交流后认识到,方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个*和灵魂,虽然可以学习和借鉴不同的教学方法,但绝不能简单照搬或机械复制。

第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也经历了重大修改,导致教材体系被打乱,熟悉的内容不复存在,这给许多人带来了适应上的困难,甚至引发了对课程改革的抵触情绪。我也曾有过这种抵触情绪,但幸运的是它没有持续很久。在培训中,我听到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语,由江西教育学院一位老师提出:“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这句话深深地启发了我。教材固然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并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静止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活跃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增长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将教材中有限的内容拓展到无限的生活中去。我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经常问问自己。

最后,我想说,在培训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展现出了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我深信,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2

20xx年7月21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会。这次培训的目的是帮助广大教师掌握“345”模式下的不同课型,进一步熟悉不同课型的特点和教学思路,以及交流各种课型积累的成功经验。虽然时间短暂,但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会议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观摩了临朐县纸坊中学宋海霞老师执教的概念课《二元一次方程》、坊子区双语学校石飞老师执教的定理课《平行四边形及*质》以及潍城区张昀老师执教的复习课《三角形全等》三种课型的优质课;其次是授课老师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自评,并就这三节课的不同课型进行了分组研讨交流活动;最后是聆听了专家与入会代表的精彩点评。通过这次培训,我欣赏了名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了专家的深刻指导。即便时间短暂,但专家的精辟点评仍然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澎湃的讨论仍然在我的耳畔回响,一次次的启迪与震撼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与课堂。

一、欣赏优质课堂,感受名师的精彩魅力

在同一个教室、相同的学生面前,三位老师却展现了不同的风采,用“春风化雨”、“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来形容他们的课堂恰如其分。

充分体现“345”优质高效课堂模式 这三个课堂都紧扣“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拓展的特点。导学案设计有层次、有深度。比如,宋老师的学案在介绍字母系数a时,先以一个例子mx²+5x+1=0引出,然后再进行了如下举例(m-1)x²+5x+1=0求解m的过程。

教师的*表达,评价恰到好处 一位充满*的数学教师,其语言总能根据具体情况变化万千,生动而贴切,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即使是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沟通,其中蕴含着赞赏、期待、鼓励,也包含着暗示、责备和制止,双方的丰富内心感受通过眼神巧妙传递和表达,这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依然记得那三位老师带着会心的微笑、默默颔首的场景,那是对学生的认可,更是对自己的认可。特别是石飞老师的课堂中,当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概念时,他总是给予肯定:“语言简练、准确、棒!”当学生描述平行四边形特*时,他也会赞赏:“你有很好的预习习惯,只需语言更加完整就更好了”;当学生用不同方法回答问题时,他会鼓励道:“换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新的世界,继续努力”……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总结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对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影响深远的却是数学思想方法。就像宋老师在评课时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遗余力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例如,宋老师课堂上体现了方程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整体思想等。

教材处理彰显智慧,原生态的课堂 每一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抱歉,还没有完成。接着上文:

次也不例外。三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又超越了教材。这给我们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源头活水来”的感觉。比如,宋老师在处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时,先呈现了一个特殊的方程式-5x²+2x-1=0,然后逐步过渡到一般形式-5x²+bx+c=0,强调二次项系数的特殊*。同样,张老师的课堂上通过学生手中的全等三角形进行旋转、平移等变换,展示了一体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思想。

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我们昌乐组有幸和寿光组一起进行了讨论。我们主要就三节示范课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将人员分成了四个小组进行深入研讨。经过讨论后,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成果汇报。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有了很深的体会,讨论问题非常有针对*。在交流与碰撞中,我们总能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六年来,我参与了不少培训,然而唯独这次市级培训给予我深刻印象。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逐渐习惯了奔波在路途中,适应了夏日的炎热,更加习惯了前辈们对我的思想冲击。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幸福的,因为我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风格的名师,每天都能聆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思想火花的迸发。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入了解并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反思了自己过去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身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在教学方面自己尚显幼稚不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坚信自己取得了一些进步。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深刻见解的专家通过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为我提供了具体的*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培训中获得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这一点深刻而准确。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但同时也可能成为羁绊。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接受新知识,甚至掩盖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这势必导致教师知识的匮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仅依靠旧有的教学经验,将导致各方面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因此,要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前提下,打破教育霸权,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符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武装教育者的头脑。这样,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组织者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具备学习的能力。将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观察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也能够让教师自如地进行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较大,使得教师可能觉得难以掌握教学行为,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们应该创设情境,巧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求通而未得,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给予他们思考、行动、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予他们表达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放开言辞,并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兴奋,积极*也会得到提高,参与度将大幅度提升,个体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次培训中,我突然感到身上的压力增大了。为了避免被淘汰,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我必须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这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在课堂上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同时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会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在这个充满快乐且无限追求的过程中,我愿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抒豪情,看古田教育,第15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