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交际教学思想(汇总3篇)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交际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开始形成,并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语言教学界普遍认同的教学方向。其核心理念是将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强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信息获取。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标准。
首先,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指的是学生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能够准确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听、说、读、写。其次,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强调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再者,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要求学生理解词语之间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组织语言表达思想。除此之外,还包括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等其他能力标准,这些都是交际语言教学重视培养的核心要素。
交际语言教学最初的倡导者不仅提出了教学思想,还明确了一些原则和具体的方法。例如,Keith Morrow 提出了几个重要原则:首先是“知道你在做什么”,强调不仅要掌握语法形式,还要理解这些形式的实际应用和表达的意义;其次是“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总和”,强调语言交际的连贯*和上下文的重要*;还有“过程和形式一样重要”,鼓励通过交际*活动来掌握语言形式;“要掌握语言,必须实践”,强调学生通过实际使用语言来学习;最后是“错误并非总是错误”,提倡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容忍错误,将其视为学习的一部分。
在交际语言教学的指导下,出现了多种交际教学法。这些方法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思想,而是可以与其他教学法相互交叉应用。在方法和技术的层次上,交际语言教学的灵活*和开放*更为明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总体而言,交际语言教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对语言教学本质的认识和对学习者语言发展规律的理解。它通过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交际*,促进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现代语言教育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交际语言教学在不断演变和完善,为培养具有全面语言能力的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样的教学可能*。
口语交际教案2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收集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并交流对世界各地的了解,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大方、有礼貌的态度,能够流利明确地表达,内容丰富具体。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和评价的习惯,掌握有效的交流评价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使用规范的口头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意见和主张,掌握评价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世界奇妙事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本次课程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赛导入,激发交际欲望
课题板书,读题,明确课型要求。出示上海世博会海宝的宣传片,让学生猜测海宝是谁并说出其名字。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的数量,并进行国旗认知竞猜活动。
竞猜活动:“世界国旗我知道”
展示各国国旗,设置6道“必答题”和2道“抢答题”。答对并完整回答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标识。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世界国家标志的认知,同时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
二、创设情境,了解交际要求
介绍海宝招募小解说员的情况,播放大学生姐姐面试的录像,要求学生听清双方的对话内容,并评价姐姐的表达优缺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模仿和了解交际的基本要求,培养他们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三、小组交流,规范交际语言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世博馆小解说员的报名活动,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国家的介绍资料,并在小组内汇报。
进行解说员应聘会:
师生交流:一个学生展示示范。
生生交流:学生分别扮演招考员和解说员,其他学生评价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解说员应聘的情景,动态生成评价标准,规范学生的交际语言,重视文明交流的态度,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四、变换情境,巩固交际方式
解说员PK赛:
学生分享在国外的见闻和体验,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的实践,巩固学生的交际技能,包括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提升。
设计意图:强调课堂是交流技能的起点,日常生活才是真正锻炼口语的舞台,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为日常交往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的世界
大方、响亮、丰富
有礼貌、明白、吸引人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良好的交流态度和有效的交际技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口语交际教案3
请你帮个忙:从课堂到生活,将礼貌与互助融入点滴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1 游戏导入,引发共鸣
与其直接回顾课文《怎么都快乐》,不如设计一个互动*更强的游戏导入,例如“你划我猜”或“我来比划你来猜”,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合作”的乐趣,从而自然地引出“寻求帮助”的话题。
例如:
老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请两位同学上台来,一个人表演动作,一个人猜他在做什么,猜对的小组可以获得一颗星!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老师: 看来大家都很享受合作的快乐,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1.2 情境铺垫,引发思考
在学生对“寻求帮助”有了初步认知后, 可以设计一个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
老师: 小明非常喜欢跳绳,可是今天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一段动画或图片,内容为小明独自一人拿着跳绳,神情沮丧)
老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学生自由发言,例如:没有人陪他跳绳、绳子太长了不好摇等等)
老师: 看来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觉得小明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可以去找朋友帮忙、可以请老师帮忙等等)
1.3 揭示主题,明确目标
在学生对“如何寻求帮助”有了初步的想法后,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老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请你帮个忙”,学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礼貌地向别人寻求帮助。
(板书课题:请你帮个忙)
二、 明确需求,清晰表达
2.1 角*扮演,体验情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清晰表达需求, 可以让他们进行角*扮演,亲身体验小明的处境。
老师: 现在请两位同学来扮演小明和他的朋友,小明需要向朋友寻求帮助,看看他应该怎么说。
(学生进行角*扮演,教师适时引导)
例如:
学生A(扮演小明): 你好!你能帮我摇一下绳子吗?我想跳绳,可是没有人帮我摇。
学生B(扮演朋友): 好啊,没问题!
老师: 同学们,刚才小明就很好地向朋友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他告诉了朋友两点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1. 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2. 希望对方如何帮助)
老师: 非常好!记住这两条黄金法则,就能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别人更容易理解我们。
(板书:1. 讲清楚你的需要 2. 告诉对方你希望他怎样帮助)
2.3 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黄金法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让他们进行练习。
情境一: 下课了,你想邀请好朋友一起去*场上玩,可是他正在整理书包,你应该怎么说呢?
情境二: 你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了一道难题,想请教同桌,你应该怎么说呢?
情境三: 你想借用一下老师的红笔,你应该怎么说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模拟练习)
三、 礼貌用语,润物无声
3.1 对比分析,感知差异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清晰表达需求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关注如何礼貌地寻求帮助。
老师: 同学们,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除了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什么呢?
(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礼貌)
老师: 非常好!那我们来听一听这两位同学的对话,看看哪一种表达方式更有礼貌。
(播放两段录音,内容分别为学生用不同语气向老师借东西,例如:
学生A: 老师,把你的红笔借我用一下。
学生B: 老师您好,请问可以把您的红笔借我用一下吗?谢谢您!)
老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的表达方式更礼貌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例如:称呼、语气、礼貌用语等)
(板书: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老师: 大家还记得哪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呢?
(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其他礼貌用语)
老师: 同学们真棒!记住这些礼貌用语,并在生活中多多使用,你会发现,礼貌的力量是巨大的!
3.3 故事演绎,内化提升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角*扮演,并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故事背景: 小明非常喜欢看书,这个周末,妈妈答应带他去书店买书。可是就在出发前,妈妈临时有事,不能陪他去了。于是,妈妈让小明自己去小区旁边的书店买书,并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小明高兴地出门了,可是他发现自己迷路了,于是他向一位路过的大姐姐寻求帮助……
问题设置:
1. 小明遇到了什么困难?
2. 小明希望大姐姐怎样帮助自己?
3. 小明应该怎样礼貌地请求大姐姐的帮助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角*扮演,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四、 寓教于乐,巩固提升
4.1 儿歌传唱,朗朗上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编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学习成果。
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 请人帮忙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 表达清楚是关键。
你拍三,我拍三, 礼貌用语不能少。
你拍四,我拍四, 请、请问要记牢。
你拍五,我拍五, 您、您好要分清。
你拍六,我拍六, 谢谢、不客气常说。
你拍七,我拍七, 助人为乐真欢喜。
4.2 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为了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请你帮个忙”的乐趣。
活动一: “小小志愿者”活动
学生分组设计“帮助他人”的方案,并走出课堂,在校园或社区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帮助低年级同学整理书包、帮助老师搬运作业本、为环卫工人送去一杯热水等等。
活动二: “感恩心连心”活动
学生制作“感谢卡”,向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例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的热心帮助等等。
老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清晰地表达需求、礼貌地寻求帮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并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他人。
课后作业:
1. 将今天学习到的礼貌用语运用到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中。
2. 观察生活中人们是如何互相帮助的,并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相信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如何清晰表达需求、礼貌地寻求帮助,更能够在生活中将“互相帮助、友爱互助”的美好品质发扬光大。
上一篇:美丽的冬天四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