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2篇)

| 第一文库

一、指导思想 本教学方案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致力于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我们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着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过程和方法”,重视语感的积累、感悟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升文化修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材分析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加强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2、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确保常规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检查。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引导他们对*文学产生感*认识,培养对文言文的感觉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六、教学进度 1-3周:第一单元课文和表达交流 4-6周:第二单元课文和表达交流 7-8周:第三单元课文和表达交流 8-9周:第四单元课文和表达交流 10-11周:复习和期中考试 11周以后:选修《*小说欣赏》教学

高二必修语文教学计划2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采用专题组织单元的方式,共设八个专题: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些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将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识字课涵盖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和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通过双向互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三、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250个认字要求,200个写字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字。

重视朗读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和谚语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写字、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难点包括: (1)课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人阅读感受,除了讨论思考题外,还要给予学生质疑和发表见解的机会。 (2)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进行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意识。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在语言环境中结合字的音、形、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将识字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在阅读教学中,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指导,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配音、分角*朗读、表演等。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

六、教学措施: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拓宽视野,激发他们的见解和感受。

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七、课时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识字1、第1课

2第2—4课、语文园地一

3识字2、第5—6课

4第7—8课、语文园地2

5识字3、第9—10课

6第11—12课、语文园地3

7识字4、第13—14课

8第15—17课

9语文园地4、识字5、第18—19课

10语文园地4、识字5、第18—19课

11第20—21课、语文园地5、期中考试

12识字6、第22—24课

13第25课、语文园地六、识字7

14第26—29课

15语文园地7、识字8、第30—31课

16第32—34课、语文园地8

17复习考试

18复习考试

19复习考试

20复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