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教学计划(通用3篇)

| 第一文库

教学分析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本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已基本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敢于表达自我。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积极*高。

然而,学生作品表现力不足,尤其在工艺方面,作品缺乏生命力和震撼力。此外,部分学生作业上交速度较慢,需加强时间管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教育

认识和感受各种自然平面形。

运用复杂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表现景物。

运用记忆画形式表现人物,丰富视觉记忆表象。

运用平面材料,认识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学习撕、剪、拼、贴等手工制作方法。

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自然风光。

2. 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自然的兴趣,培养注意力和观察力。

在绘画中大量描绘所见所想,并运用*彩。

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涂、描、撕、剪、拼贴等,顺利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通过感受和想象,欣赏美术作品和自然风光。

3. 审美教育

通过欣赏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

三、教材分析

(一) 重点

1. 加强想象画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 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 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二) 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作能力。

2. 在绘画、工艺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发展动手能力、立体造型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措施

1. 贯彻新课程标准,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训练的关系,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3. 加强师生互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和探究*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探究能力。

5.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6. 运用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7. 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鼓励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美术创作和学习。

8. 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美术活动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9. 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10.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

11. 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12. 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3. 利用宣传窗和美术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略)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2

彩墨画的趣味与教学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彩墨画作为一种兼具挑战*与创造*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还能培养其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彩墨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感受墨与彩的奇妙融合。

教学目标与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出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其艺术创作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彩墨进行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真实表达内心的感受。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不仅有趣,还具有艺术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教学准备与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首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复习之前学过的彩墨游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回顾,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兴趣,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尝试、探索、感知

学生实践与探索:学生使用毛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进行作画。这一阶段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彩墨的特*,探索墨与水的相互作用对作品的影响。

学生交流与反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困难,教师则通过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参与感和创造力。

三、欣赏、深化认知

艺术品欣赏:教师出示优秀的彩墨画作品,如张桂铭的《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墨*变化、笔法运用以及整体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音乐与情感联想:在欣赏作品时,播放与画面氛围相符的音乐,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通过音乐的引导,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共鸣,提升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学生作业

自由创作与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彩墨画的自由创作。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还可以提供个*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自评与互评: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同学进行互动与交流。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中获得启发,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技能。

教学后记

通过这样一次以彩墨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在游戏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其艺术发展的道路增添新的*彩和可能*。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尝试使用*画的工具和材料;二是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掌握墨的焦、浓、重、淡、清的表现方法;三是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

在教学的重难点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使用*画工具和材料的技巧;二是教授焦、浓、重、淡、清的画法,这些是水墨画中关键的表现手法;三是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毛笔和墨汁;四是进行用笔和用墨的实践训练。

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课前需要准备好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水瓶等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课程开始前,首先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了所需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二、讲授新课:

导入部分:

老师展示一幅经典的*画作品,例如《小鸡图》,并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让他们对*画有个直观的认识。

课题介绍: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画,并向他们提出本节课的课题:“水墨游戏”。

新知识的传授:

老师通过实际*作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熟悉*画的工具和材料:

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墨汁和墨块的种类及其用途;

纸的选择与特*,如生宣纸和熟宣纸的区别;

砚台的历史与实际使用现状。

三、学生作业和指导:

练习阶段:

学生开始进行实际练习,探索和体验墨的焦、浓、重、淡、清的不同表现方式。

创作要求:

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具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作品。

老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学生,鼓励他们在作画时勇于尝试不同的水、墨使用方法,敢于自由发挥。

四、小结:

在学生作品完成后,老师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评价,同时指出改进之处,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清理和环境教育:

最后,组织学生一起清理工作场所,教育他们热爱和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还能够理解和运用墨的不同表现技巧,进而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